新闻资讯
联系我们

    凯斯艾生物科技(苏州)有限公司
    总 机:0512-69998806
    商 务 部:0512-69998806-8012
    BD:
    华东、华南:辜女士 15378638068
    华北、华东:韩先生 18914988667
    中西部地区:向女士 15828112963
    项目管理部:0512-69998806-8022
    肿瘤业务:0512-69998806-8058
    非肿瘤业务:0512-69998806-8026
    病原微生物业务:0512-69998806-8037
    综合服务平台:0512-69998806-8022
    地 址:苏州工业园区扬华路8号新扬产业园A2栋
公司新闻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公司新闻 >

科学分享|猫传染性腹膜炎攻毒模型

作者: 来源: 日期:2024/12/11 11:33:21 

猫冠状病毒

猫冠状病毒(Feline Coronavirus,FCoV)在猫群中具有较高的感染率,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。它主要感染猫科动物,尤其是家猫。

1.它是一种 RNA 病毒,属于冠状病毒科,具有典型的冠状病毒形态,病毒颗粒呈球形,直径大约为 80 - 160 纳米。

2.RNA 病毒重要特点是基因组复制过程中缺乏像 DNA 病毒那样精确的校对机制。这使得在病毒复制过程中,很容易出现碱基的错配、插入或缺失等情况,从而导致病毒的突变。


猫冠状病毒突变驱动因素:

1.宿主免疫系统压力:当猫的免疫系统对病毒产生免疫反应时,病毒为了逃避宿主的免疫防御,会发生适应性突变。

2.宿主细胞环境:猫冠状病毒依赖宿主细胞的机制进行复制和转录等过程。不同的宿主细胞环境,如细胞内的酶系统、酸碱度、营养物质等条件不同,可能会影响病毒的复制准确性。

3.环境因素:猫生活环境的变化,如不同的饲养条件、接触新的化学物质、与其他动物(包括携带其他病原体的动物)接触等,都可能对病毒产生刺激,促使其发生突变。

4.药物和治疗手段的压力:在对感染猫冠状病毒的猫进行治疗过程中,使用的药物可能会对病毒产生选择压力,促使病毒发生突变。


猫传腹

猫传腹(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,FIP)是一种在猫身上发生的严重且通常是致命的疾病,是由猫冠状病毒(Feline Coronavirus,FCoV)突变引起的。

猫传腹主要分类:湿性、干性、混合性。

1.湿性猫传腹:也被称为渗出性猫传腹。其特点是在猫的腹腔(最常见)或胸腔内出现大量积液。这些积液是由于病毒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,使得血浆渗出到体腔中形成的。腹腔积液会导致猫咪的腹部明显肿胀,从外观上很容易发现。而胸腔积液会压迫肺部和心脏,导致猫咪呼吸困难、心跳加快等症状。

2.干性猫传腹:又称为非渗出性猫传腹。主要表现为在猫的各个器官,如肝脏、脾脏、肾脏、眼睛、中枢神经系统等部位形成肉芽肿。例如,在眼部可能出现葡萄膜炎,猫咪的眼睛会变得浑浊、发红、畏光,视力下降;如果神经系统受到影响,猫咪可能会出现行为异常,如过度嗜睡或兴奋、抽搐、共济失调(行走不稳)等症状。在腹腔内器官形成的肉芽肿可以通过超声等检查手段发现。

3.混合性猫传腹:混合性猫传腹意味着同时具有湿性和干性猫传腹的部分特征。患猫通常会出现精神沉郁、食欲减退、体重下降等一般症状,并混合腹腔积液、胸腔积液、各种器官(如肝脏、脾脏、肾脏、眼睛等)形成肉芽肿等症状,往往会对器官功能造成损害


治疗方法

传统治疗方法

过去,猫传腹被认为是几乎无法治愈的疾病,通常采用支持性治疗,如积液抽取、营养支持、抗生素治疗等。

新型药物治疗

1.GS - 441524(441)药物治疗:这是目前治疗猫传腹比较有效的药物。它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干扰病毒的 RNA 合成来抑制猫冠状病毒的复制。

2.GC376 药物治疗:这种药物也能对猫传腹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。它主要是通过抑制病毒的蛋白酶活性,阻止病毒的组装和释放。


凯斯艾抗感染研发与服务平台




数据展示

猫FIPV攻毒模型建立

实验动物:英短,雌性,12月龄, 血液冠状病毒I和II型PCR鉴定阴性。

实验目的:利用FIPV口服+滴鼻攻毒, 建立猫传腹病毒感染模型, 为后续抗病毒药效试验提供参考。

感染条件:口服+滴鼻 FIPV, 1*10^5 TCID50, 1ml


临床症状&生存期监测


血常规&血生化检测


攻毒后, 动物白细胞总数增加.红细胞\血小板\血红蛋白降低, 提示处于贫血状态(虚线:正常范围值)


TBIL值升高: 溶血性贫血

猫传腹生化诊断:TP升高, ALB降低, GLO升高, A/G降低,与免疫性炎症反应相关

胸腔、心脏及肺脏病理变化


病毒性心肌炎


病毒性肺炎

脾脏&淋巴结病理变化


脾脏,多灶性白色病灶



肝脏&肾脏病理变化


肝脏肿胀、多灶性白色病灶

肾脏肿胀、多灶性白色病灶



FIPV疫苗免疫原性及攻毒保护性研究

实验动物:英短,雌性,12月龄, 血液冠状病毒I和II型PCR鉴定阴性。

实验目的:评价受试疫苗血液和粪便冠状病毒I和II型PCR鉴定阴性在猫体内的免疫原性及攻毒保护性, 为后续疫苗开发提供依据。

感染条件:口服+滴鼻 FIPV, 1*10^5 TCID50, 1ml




免疫水平检测



临床观察


体重和体温


临床观察评分和生存期监测


血常规&血生化


攻毒后, 动物白细胞总数增加,淋巴细胞数降低.红细胞\血小板\血红蛋白降低, 提示处于贫血状态(虚线:正常范围)


生化诊断:TBIL升高, ALB降低, GLO升高, A/G降低,与免疫性炎症反应相关


病理——肺脏


相比模型组,疫苗组胸膜炎和肺炎程度明显减轻。 

(黑色箭头指示炎症)


病理——肝脏



病理——肾脏


腹水&胸水鉴定


下一个:科学分享|BALB/c小鼠皮肤光老化模型